上海民办南模中学
2024年上海民办南模中学
初中招生简章
-->
首页快速导航

【教学成果】《信息处理系统的演变》教学反思——方玮聪


开课结束已有几天时间了,沉下心仔细反思本节课的整体备课及上课过程,有了如下一些反思。

一、“信息处理系统”的教学方式

本节课的内容选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高中信息科技》教材第二章第一节“计算机硬件系统”。这一章节中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可以划分为硬件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五大逻辑部件)和微型计算机的基本配置(硬件设备)。理解性及记忆性的概念较多,对于计算机感兴趣的同学来说相对容易掌握,而对于那些对计算机不感兴趣或是不多接触的同学来说,记忆这些概念、参数、属性是相当困难的。

在以往这一章节的内容教学上,我采取的方式是将两大部分内容,即五大逻辑部件即微机配置混合在一起讲解。提到输入设备及输出设备时介绍鼠标、键盘、显示器等外设、提到存储器时讲解内存、外存并介绍内存条、硬盘、优盘等存储设备、提到运算器及控制器时介绍中央处理器。当五大逻辑部件全部介绍完之后,所需讲解的微机设备也介绍完了。配合课堂上一些实际部件的拆卸及展示,一些装机的过程介绍说明,似乎内容充实也生动活泼,学生的参与度不低,并且兴趣浓厚。但之后我往往会遇到两个很大的问题:第一是学生在应试地填写五大逻辑部件的工作原理图时总是会出现错误。第二是学生依旧记不清楚微机设备的性能指标。我也询问过学生在这一章节学习中是否遇到困难,得到的回答是不觉得内容难,但就是记不住。思索良久之后,我觉得问题主要出在教学的逻辑性和关联性上。因此借“百花奖”的机会,我尝试对教学方式进行了调整。

按照新的思路,我选择将之前混合的两部分内容分割开来,在第一课时只讲解“五大逻辑部件”,以此作为基础在第二、第三课时介绍微机的基本配置。本节课,即第一课时我主要解决一个大问题,就是五大逻辑部件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运作的。在之前的教学中,我的方式是较为直白地告诉学生,让学生直接去记忆。虽然也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但学生参与度极地,实际效果不佳。在新的方式下,我尝试和学生一起来探讨。从第一代信息处理系统开始,借助一些代表性的科学家及作品,沿着前辈们的足迹,去了解逻辑部件的产生、发现系统存在的缺陷,并学习如何进行改进。从最初模型一直到目前的模型,让学生感受一个发展和演化的过程,提高参与度的同时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进行记忆。从课后上交的课堂学习记录单以及课后练习单的效果来看,效果明显比之前要提高很多。在接下来的实际部件讲解中,我可能也需要继续探索,尝试换一种新的模式。例如将拆卸电脑,组装电脑的操作交给学生来做,边拆卸边讲解部件,可能他们对于硬件的参数、性能指标的记忆会容易许多。

二、教学素材的取舍

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参考了很多老师在上同类课时的视频,教学资源。许多在都尝试调整之后运用到了本节课中,对自己的帮助真的很大,也让自己对于教学素材的挑选有了一些反思。

首先是视频素材。本节课在准备时总共挑选了六段长短不一的视频素材,最后实际教学时只保留下了其中的四段,同时还进行了剪辑,尽可能地缩短时间。我也非常认同很多老师对于视频素材在课堂中应用的看法。课堂的两个主体是学生和老师,视频素材虽然具有活跃课堂气氛,帮助老师讲解一些知识点,拓宽学生思路的作用,但一旦多了课堂本身的性质就发生了改变。本节课中使用的视频素材最长的一段是2分46秒,最短的一段是1分48秒,因此整节课在视频上需要花费约7分钟。课后我回想本节课的上课过程,发现依旧过长,部分视频中所需表达的内容其实完全可以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由学生来进行推导和归纳。过长的视频导致课堂的整体氛围略显沉闷,学生虽能够专注地观看和挖掘视频中的要点(这从课堂记录单的反馈中可以看出),但明显降低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其次是课堂上“大型”活动的开展。我指的“大型”是需要调动班级中部分同学一起参与的互动(涉及到座位的移动,小组的分隔,位置的更换等)。这样的活动往往有这样一些特点:热闹,互动性强,学生能力的体现,时间消耗大。本节课我组织了一个“节拍波浪”游戏,需要18位同学挪动位置,按照规则进行“起立”与“坐下”状态的变更。整个活动部分消耗约7分30秒,可以说对于整堂课的比重并不小。呈现的效果我认为差强人意,只能说基本达到了我想要的目的,即让学生意识到“规则”及“状态变更”在构建信息处理系统时的作用。而原本在第二代与第三代信息处理系统讲解之间我还有另一个“二进制加法节拍”的活动,需要8位至12位同学参与,很可惜因为时间关系最终放弃了。这让我反思这类耗时极大的活动在课堂中应该如何来进行实施。一节课往往能够留给类似活动的机会只有那么一次,是放在课堂前段、中段还是后段都是需要在备课和试讲之后仔细斟酌的。本节课我将活动放在了前段,明显让我觉得后半节课课堂氛围就会偏于沉寂。若是能够在课堂中压缩时间并在后段再添加一个精简版的活动,可能整节课的效果会更好,对于学生理解“规则”和“存储程序”思想就帮助更大了。

三、学情分析的作用

本节课我的教学对象是民办南模国际课程下的高二同学,也是我第一次尝试拿国际课程下的学生来开课。以往的百花奖基本都是本部平行班亦或是提高班的同学来上。有了这么一次比较,让我突然意识到我在以前备课及上课时都几乎忽略的地方,就是学生情况的分析。记得之前南模的班级去开区公开课,课后几乎其他学校的同仁都会发自内心的感慨说:南模的学生就是不一样,这些东西放他们那里根本落实不下去。当时自豪之余也未细细去品味这一番话语,如今想来才明白课堂中“学生主体”的意义。在试讲时自认为原本不成问题的地方学生却怎么引导都答不到点上;原本以为是一个难点的地方国际课程下的学生却很快能跟上节拍。不同学校的学生有差异,不同课程下的学生更有差异。对于学情的分析往往决定了一节课上哪些内容,上到哪种程度,也决定了课堂上教师需要如何引导以及教学方式。可以说这次开课在这一点上让我茅塞顿开的同时也要求我自己在今后的每一次上课前需要仔细思考我的教学对象的情况。

以上是我此次开课过后的一些反思,其中依旧存在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还未意识到的错误地方,值得我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慢慢回味。当然在开课的过程中备课组教研组老师给予的帮助和鼓励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老师来说是作用极大的,就如同黑夜中的路灯在迷茫和自我怀疑时给出了一个前行的方向。备课不易,上课更难,每一次都是一种折磨,每一次也都是一种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