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上海民办南模中学组织全体见习教师进行了一系列教学工作的考核展示。此次考核内容既有对内的教学常规展示,也有对外的各项教学比赛。在此次考核中,见习教师们参加了“见习规培伴我成长”的主题征文活动,并获得了较好的成绩。
成为更好的自己,为了更好的他们
读书的时候,我曾不自觉的带入一种刻板印象:老师就是权威的。带着这样的认知,我在学习的道路上小心翼翼,察言观色,会在课下的时候不自觉的猜测,老师是否喜欢我,老师是否会因为我一次作业或者实践活动没有做好而讨厌我……当我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幻想着有一天也能成为老师,渴望改变自己的从属地位,成为教室,考试的主导者。然而,在接受了系统的教法课程后,我却没有选择教师作为目标职业,在内心深处,我深知要做好教师这份职业真的太难了:在看的见地方,它要求你有流利的表达和流畅的教学风格;在看不见的地方,老师不仅需要精准广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独立成熟的逻辑体系。教师不是权威,学生也不是从属。在学生漫长的探索生涯中,老师或许只是一段路的同行者,“教学相长”并互相陪伴。因此,虽然我很喜欢站在讲台上为别人“传道受业解惑”的感觉,但是自我的满足感并不能代替我面对教师这份职业的敬畏和担忧,而我能想到消除部分担忧的方式就是继续读书,首先成为更好的自己!
大学毕业的三年后,拖拖拉拉的我还是选择了基础教育系统,成为一名预初语文老师。面试的那几天天空总是淅淅沥沥地下雨,但我却没有一丝慌乱,特别是当我站上讲台,看到与我相差十几岁的小孩子将眼睛齐刷刷地投向我的时候,我内心的“童趣”开始复活,我的教师“扁舟”也在上海民办南模中学正式起航,当然,与“航行”相伴的既有“乘风破浪”的慌乱与无措,也有“潮平两岸阔”的幸福和满足。
一“严慈相济”的学问
在接手预初二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之前,我从没整体带班的经验。进班之前,善解人意的年级组长和同事们积极分享进班经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拒绝微笑”。作为年轻教师,还在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中过渡,因此经常会无意识的表现出“学生气”的一面,这也容易让学生觉得老师没有原则,可以无限地试探底线,也容易使他们形成自由散漫的风貌,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道理都懂,但真正实施起来才知道,严与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并不能够二元对立,相反,他们是互相依存的共生关系,而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就需要实践的摸索和持续的反思。
初进班时,班级的语文学习氛围雏形已成。在经验丰富的教研组长的组织下,二班的整体风貌是:有规矩,有思路,但是缺乏一点朝气。回答问题的学生永远是那几个,课下交流的学生总因为恐惧而三缄其口。对我而言,既要延续有规矩的学习风貌,又要打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回到积极,童真的状态。我采取的基本思路是课上严格,课下温柔。课上用眼神作为提醒,既保留学生的面子,又形成一定的警示作用,或者在学生吵闹时暂时停顿,让他们迅速回到课堂状态。对待淘气的学生,坚持面批面订,而对待性格内向的学生,积极与之沟通,耐心的定错并适时点出她/他的优点,给其足够的自信。尽管我按照这一套模式快速地和二班学生建立了稳定的师生关系,但在过程中,仍然有没有把握好这个度——“严得过于明显”,给学生造成压力。
接班后,大大小小的测试很多,学生们都考得不错,为我的教学工作增添了信心,但我因担心他们被短暂的胜利冲昏头脑,每次都是批评他们。直到有一天学生对我说:“每次单元检测完,交完作业后,我们都很沮丧,失落,因为语文老师总是生气的,我们的作业总是不好。”之后,又有学生在随笔中写道“语文老师虽然年轻,但她总担心我们考不好,我们一定要团结一致,考出好的分数。”接连的学生反馈让我心里一惊。过往的压抑和严肃中缺少了对其的肯定,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只有疲惫和痛苦,而无法给心灵留出欣赏语文的空间。随后,我在默默观察了指导老师在的课堂和课下工作后,又请指导老师进班听课指导,在这一系列的起承转合后我才恍然大悟:“严慈相济”并不是简单的严肃或者和蔼的问题,它与学生的多维评价相关,学生需要的是多维的教育,不是分裂的关爱。当我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调整后,我发现自己与学生的师生关系不仅是稳定的,而且是良性的,这些很快在随后的公开课上被逐渐显现出来。
二“教学相长”的魅力
从小到大一直有听说“教学相长”这个词,但自己读书的时候,只理解了老师的权威,未曾体验过其中的奥妙,直到自己成为教师团队中的一份子后,这个词的分量才在我的职业生涯慢慢显现,让我感受到了师生配合的激动和教育的乐趣。
在每周的备课组会议上,我的指导老师陆老师都会在会议结束前提醒我们,及时记录学生的课堂情况和课堂反应。我以为,好的教学设计是离不开学生的课堂反馈的,但事实上,学生不仅是教师在做学情分析时的重要参考,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与教师的思维逻辑进行对话。
六年级的第一学期,在讲到第四单元小说单元时,恰巧遇到学校间的听课交流活动。按照教学进度,我们班正好在讲《桥》的第二课时。为了在公开课的时候“站稳”讲台,我分别邀请了陆老师和潘老师共同分析教学设计,并听评第一课时。但在备课和教学实践中,有一个问题难住了我:为什么作者将题目拟定为《桥》,而不直接用《老支书》。这个问题涉及文章主旨,更要在其中点出共产党的宗旨,共产党员以及人民群众三者的关系。在其他班的试讲练习中,因为教学流程生硬,因此尽管学生们努力探索,也只能点出答题的套路,很难讲出贴合文本的思想感情分析。经过这次实践,我紧急通过类比和画图的方式构建了“桥”与“共产党员”之间的联系。在随后的公开课上,同学们不仅回答出了预设了问题,还为我的教学内容提供了新的思路,让我喜出望外。其中一个同学把自己和父亲的生活体验迁移到了文章理解上,全班同学顿时理解了老支书“瞪一眼”的深刻内涵。而另一个同学更是思维活跃,衍生出了题目“桥”介于表层与深层的第三个内涵:桥也是父亲和儿子的互相关爱和互让生命机会的桥梁。
这个理解被说出来的时候,我一瞬间是蒙的,不止因为它不在我的预设中,还因为学生想到了我未曾考虑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在教参和以往的教学案例中都未曾被重视。正是这次经历,让我认识到教学不仅是要教给学生体系化的逻辑认知,也不是低幼化的一味迎合,而是不同角度的思维碰撞。谁曾想,在中学的课堂上,我再次感受到了研究生读书生活中的自由,畅快,互相启发的快乐。之后的教学生活中,我更加认真对待每一个知识点和思维的碰撞,对细节上更加严谨,因为我知道,我的学生与我的关系并不永远都是我教他/她学,更多时候,我们践行着孔子语录中的那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短短的教学生涯中,我经常回忆初上讲台时的这次经历,它让我时刻提醒自己,我不是任何人的权威。
三“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短短几个月的教学工作,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从学生到教师,我不仅经历身份的转变,也努力完成着思维的革新。如果三年前我就站上讲台,大概我只能成为一个“授课型”的教师,并不能体会到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和其中的乐趣。但我也在想,如果三年前我就突破自己的理解方式,也许早已经在教学实际中感受到教育的个中魅力了。不过,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当我在阴雨绵绵的路上做出选择的时候,就同时做好了面对疾风暴雨的准备。作为一名见习教师,职业生涯中的大风大浪一定不会少见:如何与家长形成良性的沟通,如何在应试教育的考核体系中尽可能的传递语文课程的独特魅力,以及如何在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中做到循序渐进,起承转合。这些问题是我初涉教学工作时面对的,它们的答案将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慢慢清晰,我也做好了全新的准备,在可以准备的当下积累经验,不断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教学命题中“乘风破浪”。、
从学习者到授业者,教师并不等于权威。好的师生关系是在学生与老师的接触和了解中慢慢培养的。如果把老师比作学生路上的同行者,我觉得老师就是茫茫沧海中的微弱亮光,她/他只是用微弱的力量为学生寻找智识和人生的道路提供辅助。多年以后,学生一定不会想起老师教的某个知识点,但他们一定会记得在这宝贵的几年中与老师的相互陪伴,就像身为教师的我以相同的方式怀念我的中学时代一样!